她嫌自己名字太“文雅”,改了个俗气的名字,不料一炮而红
在我国的古代到民国时期,我国的女性是不可以入家族的辈分起名的,例如,这一辈是瑞自辈,那么男孩的名字都要带瑞,而女孩则不可以带瑞字,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女性就是,自己原名很文雅,但是按照家族的辈分的取的名字却十分俗气,当她改完名字以后,不仅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,连自己的艺术生涯也迎来了新的巅峰,可谓是一炮而红,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女星就是民国时期红遍大江南北的女明星——王人美。
王人美,本来名为王庶熙,祖基是湖南浏阳,于1927年入上海美美女校学习,1931年,参演了电影《野玫瑰》、《芭蕉叶上诗》等热门电影。王人美的父亲王正权,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,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也是他的学生,王正权跟王人美的妈妈生育了兄弟姐妹共七人,在王人美七岁的时候,王人美的妈妈就生病离世了,1926年,喜爱数学的王人美正在女校念书,父亲王正权就因蜜蜂蛰咬中毒身亡。
一年后,王人美跟着哥哥来到了上海,并在上海美美女校学习唱歌跳舞,黎锦晖当时打破了女性不得按照家族辈分取名的传统,给她改了王人美这个名字,没想到这个俗气的名字,让她后来一炮而红,跟了黎锦晖以后,王人美更加刻苦的学习歌舞表演,加入了中华歌舞团,在1928年的五月份,王人美跟着其所在的歌舞团先后去到了世界各地演出,积累经验,积攒实力,在圈内也算小有名气,后来,歌舞团解散,王人美又加入了联华影业当起了一名演员。
进入公司的第二年,王人美就以主演的身份接演了电影《野玫瑰》,正式开启了她辉煌的演艺生涯,王人美凭借此片获奖无数,名声鹊起,后来又因在电影《渔光曲》中的出色表现,再次捍卫了她“电影皇后”的地位。直到1937年,日本侵华,抗日战争正式开始。
王人美不仅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,不愿为日本人拍电影,还积极的参加抗日活动,参演了抗日宣传片《保卫卢沟桥》,后来,战争不断激烈化,王人美不得不四处逃难,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,才回到了上海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王人美先后出演了不少片子,反响也十分不错,可是远不及当年的《野玫瑰》和《渔光曲》,可是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事业,从她走入联华影业开始,就注定了她这不平凡的一生必定是要为艺术献身一生一世。